在台灣,一般大學教授強調出缺席率,上了課就點名,我還遇過點兩次名 der(真的想哭🫠🫠),出缺席率通常是學期總成績的一部分。然而,德國大學不是這樣,有時不去上課也差,來說說德國大學的課程分類。但是,我想先聲明一下,內容僅基於個人在慕尼黑念書的經驗,或許只適用於該地區哦,總之僅供參考。
德國大學課程分類
德國大學課程稱作 Lehrveranstaltung ,大致能分成:講座課(Vorlesung)、研討課(Seminar)、以及練習課(Übung)。早在你選課時,教授或系上就已經把這些課程做好分類,因為這些課程存在的目的本來就不一樣,而課程分類也會影響之後的評分機制、師生互動等。
講座課(Vorlesung)
講座課(Vorlesung)就是大家俗稱的大課,有點像台灣大學裡,坐在階梯教室裡,上百人一起上課的大場面🤘
而在德國大學裡,講座課會是「理論與基礎課程」,像是經濟學 (上)、經濟學(下)。基本上上課就只聽教授說,學生在底下聽課、操寫筆記,偶而提出問題,師生互動交流比較少。
講座課裡,人數眾多,有時能超過百人,遇到該領域知名權威的話,學生甚至是坐在階梯上或站在教授最後方上課 der。
人多得要命,上課根本不會點名,有時教授也沒有明確的學生名單。
😎 因為你想上就去,不想去的話,下一堂課就不用去了也沒關係,靈活度相當大。
也因此,德國大學裡的講座課,接受跨系、跨院上課,就算你衝堂上課也沒關係,總之,就你有興趣、想要去上課,就去,也不用特別知會教授😉
至於要如何拿到該門課的學分?就參加期末考(Klausur),一次定生死,一般學校會在學期中開放期末考試報名(Prüfungsanmeldung),通過期末考試,就能拿到學分喔。
研討課(Seminar)
研討課,顧名思義就是「研究與討論」,為了要確保討論品質,大家都有機會講到話,時常會有人數限制,大部分會控制在 120-25 位,所以,要提前選課搶位置。
研討課裡,講求的是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互動。
📌 學生是主角,教授多半是個輔助角色。
教授會在前幾堂課,引入主題、介紹某個領域的專業知識、相關文獻,就是給學生一個研討方向和大綱,再接下來的課堂中,教授會分配主題,每個學生都必須自行查找資料、文獻,研究其中一部分,然後依序上台報告研究成果。
除此之外,也會在期末時要求繳交一份小論文(Hausarbeit)。
我個人覺得研討課比較有趣好玩,能密集地跟教授和同學交流不同觀點,通常也會跟同學比較熟。但研討課對德語能力要求比較高,學生要能夠直接在課堂上發表 20 分鐘以上的報告,還要能帶領其他同學,一同討論研究主題,針對教授的提問,也要能及時給予回饋跟反應。
練習課(Übung)
練習課就是「練習」,一般練習課會跟著講座課一起開,作為講座課的補充。
💡 練習課上,教授不會來教課,而是由博士生或助教帶領。
對於理工科系學生來說,還會有實際上機演練(Poolübung),在課程中會接觸到新軟體或應用,這時就需要參加Poolübung,來實際認識這些軟體怎麼使用,因此,一般會在電腦教室上課,但位置有限,所以也要選課(anmelden)報名。
有些課程要求學生,要通過Poolübung的實際練習,才能參加期末考;有些課程則是通過Poolübung考試,可以加分。
簡單來說,如果你講座課,聽得很不懂,不太知道期末考要怎麼準備,也不清楚會考些什麼,然後對課程問題一堆的話,就要去上一下練習課,一方面複習講座課所學,另一方面,練習課裡的習題,常常跟期末考有關,也能讓你提前熟悉德國大學期末考試的形式。
哪種課可以不用去?
大部分講座課都不要求出缺席,因為課上人多,多到教授根本記不住有誰(說不定他也不想記),點名也太花時間了,所以,老師通常一開始就會說:
🤘 要是你有把握,自學就能跟上進度的話,不上課也沒關係。
不過,還是建議前幾堂課要先去聽看看,先了解上課內容、課程方向、考試內容、教授上課風格。若自己能搞定的話,那麼就不一定會去了
因此,在某些學校(至少我待過的),允許部分衝堂,反正只要你能自行讀懂的話,就算差不多的同時段,選了兩堂講座課,也沒關係。
那我去上課嗎?
對我來說,有時真覺得沒去上課也沒關係。
但是,前提是,我確定課程內容能自行補上,而且我能利用這上課時間,去做些更為急迫或重要的事情。
另外,就算不去上課,也建議最後 2-3 節,回到課堂裡,畢竟最後還是得面對期末考試,有時教授會在課上給些考試提醒與要點。
德國教會了我什麼?
藉由這舉動或規則,學生本身得完全負起念書的責任。或者說,在德國眼裡,學習從頭到尾都不是教授的責任,在我看來就是:
📢 把「學習」完整地還給學生!!!
到了大學,不再只依靠老師單方向的給予或傳授,或是各種規定去約束學生要做什麼、該怎麼做,而是鬆綁出缺席、上課規則,鼓勵學生去認識、看見自己的需要,主動地去索取、要求,滿足自身學習上的需要,安排個人讀書與人生規劃。
而從這過程中,你也能重新定義自己到底該學什麼、怎麼學比較合適,也許上課到頭來只是其中一個選項而已。